春日里,走進平羅縣各鄉鎮的田間地頭,目光所及,總能看到成方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大片大片的田野里,農戶忙著整地、施肥、耕種,繪就出春天里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平羅縣是全國首個集成農村改革試點縣,近年來,累計集成了29項改革任務并協調推進,“一塊田”就是其中一項改革舉措。2019年,平羅縣搶抓改革試點機遇,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在11個試點村先行推行“一塊田”改革,通過互換調整,使零散的“巴掌田”變成成方連片的“大田塊”,實現田塊成方、溝渠成網,便于機械化耕作和現代化管理。
4月10日,盡管大風呼嘯,但平羅縣綠康林家庭農場負責人周生林依然帶著工人忙碌在田地里。周生林是平羅縣農村改革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2009年,周生林緊抓土地流轉試點機遇,通過將農戶的閑置房地集中收儲,讓零散的小塊田變成連片“大塊田”,先后通過開展水稻連片種植、稻田養魚、養鴨綜合種養示范項目,形成了集稻漁(蟹)綜合種養、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農業產業綜合體。
“以前這里的田地大大小小、高低不平、鹽堿度高,大型農機根本下不了田,后來通過平田整地,將小田變成大田,不僅有利于機械化耕作,而且種地的綜合效益也大大提高了,真正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敝苌终f。2019年,周生林帶領4名種植大戶流轉4000畝耕地,探索“統一平整、統一供種、統一機播、統一施肥、統一灌溉、統一防治”六位一體“統種分管”土地規模經營模式,讓耕地在實現連片區域化種植過程中節省了土地流轉費用和用工費用。
“‘一塊田’可以實現全程機械化種植,能省工、省錢、省水,每畝節省生產成本140元左右?!敝苌窒蛴浾咚闫鹆私洕~:“統種分管”讓農戶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直接增加農民存地收入200余萬元,解放和轉移勞動力400多人,增加勞務收入14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9萬元,促成了村集體、農戶、企業“三贏”的新局面。
據悉,周生林所在的通城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在最早分田到戶時,按照“肥瘦搭配”“遠近搭配”的原則,把全村9462.7畝耕地分割成8000余塊?!耙粔K田”改革實施后,通城村6個村民小組6000畝“零碎化”的耕地被整合為1000余塊,減少了五分之四的田埂,村民人均地塊面積從過去的2.5畝提高到現在的6.5畝。
“一塊田”改革不光讓“巴掌田”變為“大田塊”,通過科學高效管理,也讓更多“低效田”變為“優質田”。
在姚伏鎮曙光村“一塊田”改革露地蔬菜種植地里,隨著覆膜機來回作業,一大片田地被薄膜覆蓋,并向遠處延伸;在設施蔬菜大棚里,農戶正忙著栽植辣椒苗和茄子苗。
“我們將175戶1240畝1400多塊土地整合為200多塊,依托村集體,根據地力情況和種植模式,將土地劃分成設施蔬菜種植、露地蔬菜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農戶自行種植四個片區,提升了土地規?;洜I水平,為全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基礎?!笔锕獯妩h支部書記王海燕說,村集體經濟組織結合本村產業特點進行統一收儲,農戶委托村集體集中發包給愿意種地的農戶或種植大戶,每畝土地流轉費較農戶自行流轉提高了100元,種植成本畝均降低近百元,既增加了農戶收入,又解決了外出務工農戶的后顧之憂。
在通伏鄉金堂橋村4200多畝麒麟瓜種植基地里,1萬多座鋼架大棚匯集成一片反射著淡藍色光芒的海洋。近年來,金堂橋村陸續將全村7200多畝耕地進行規劃整治,通過開展土地集約化管理,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拔覀兎e極爭取現代化灌區建設項目,通過節水項目建設,結合‘一塊田’改革,進一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將節省出來的水通過水權交易后繼續反哺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苯鹛脴虼妩h支部副書記韓江說。
“我們將放大‘一塊田’改革協同效應,將‘一塊田’改革與土地改革、用水權改革緊密結合,解決因土地‘零碎化’導致的灌溉效率低、水資源浪費等問題,這樣既有效盤活了耕地資源,也激發了鄉村振興動能?!逼搅_縣農改中心主任顧思偉說。
截至目前,平羅縣“一塊田”改革共涉及4100戶農戶5.7萬畝耕地,全縣455個種植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60萬畝,占確權耕地面積的62.95%,流轉收入累計達25.31億元,促進了土地規?;?、集約化經營和農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長。(記者 周麗華 楊凱)